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源于1981年成立的经济管理系,1994年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依托北京化工大学强大的办学实力,经济管理学院潜心打造精品化教育,长期致力于培养具有学术兴趣和创新潜质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学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点,文物科学与技术、碳中和技术与管理2个交叉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商管理(MBA)、工程管理(MEM)和会计(MPAcc3个专业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是“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均被纳入了学校“双一流”建设支持范围。学院现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等7个本科专业和工商管理第二学位专业,其中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3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2个专业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是学校重点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

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110人,其中专任教师90余人,正副教授65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67人。近年来学院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入选者2人,北京市国家治理青年人才3人,北京市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英才计划2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奖者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名,校级教学名师10余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超过95%

学院围绕学科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科学研究。现有2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6个校级科研机构和10余个院级科研团队。承担了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要研究课题。在M&SOMNature Energy、管理世界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要奖励。提交的智库成果多次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被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党政部门采纳。

学院坚持以特色促发展的理念推进人才培养。拥有北京市优秀教育团队1个,国家级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教改项目2项,北京市优质课程5门、优质教材和优质教案4项、教改项目3项。通过设立工商管理第二学位专业和共建化工-大数据、材料-大数据、生工-大数据、环工-大数据等四个全日制本科双学位专业推动交叉人才培养。建设了数字化智慧型实验中心,大力培养学生的商业实战能力,支持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等科技竞赛和专业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人才培养成果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学院现有本科生14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00余人,留学生7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稳居95%以上。

学院持续推进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拥有海外留学、访学背景专职教师比例超过80%,与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开展“3+1”“3+1+1”“2+2”等本科生、硕士生联合培养。积极参加“全球合作百强计划”,与众多全球一流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服务学校“全球发展”战略。

在北京化工大学加快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中,经济管理学院也将不断超越自我,为建设一流的经济管理学院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