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北京化工大学:发挥工科院校优势 推动财会教育创新发展

发布者:郑化发布时间:2023-12-22浏览次数:16




2023126日,《光明日报》09版刊文,以《北京化工大学:发挥工科院校优势 推动财会教育创新发展》为题,介绍我校财会教育创新发展情况。


《光明日报》版面链接: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3-12/06/nw.D110000gmrb_20231206_4-09.htm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持续优化“强工、厚理、兴文、重交叉”的学科体系,积极构建交叉融合的文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入探索工科院校财会教育创新发展路径。学校从加强财会教育顶层设计入手,通过打造专业教师队伍、完善实践教育体系等举措,不断拓展财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财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与时俱进:加强财会教育顶层设计


学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心聚力实施财会教育顶层设计。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和《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战略要求及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按照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原则,培养系统掌握会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国际和国内会计准则,具有较强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熟练从事会计、审计与财务管理等工作的拔尖人才。

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学校秉持绿色、低碳、可持续的专业理念,以立德树人为顶层培育目标,突破传统的纵向课程体系架构,搭建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职业道德”为根本,以会计专业课程为核心,以大数据技术课程为关键,以“碳中和”主题融合课程为特色的纵向延伸、横向贯通的多元课程体系架构。

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在“普遍成才、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加快财会教育的转变,探索确定多目标、多模块、多途径的“3M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绿色财会”创新人才。


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北京化工大学以教师德才兼备为宗旨,以教研相长、学能并进为根本,通过引育并举、内外互动,构建兼具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双师型”财会教师队伍。

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通过“人文社科名家论坛”和“人文社科青年学者沙龙”等平台,学校大力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研究选题、基金申报和高质量论文发表,引导青年教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鼓励和资助青年教师进行短期培训、进修,选派教师外出访学;支持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培训,促进教师财会教学能力向实践应用能力转化。

推动教师队伍知识融合。通过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工业碳中和研究院、人工智能交叉研究中心等平台,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以碳中和、大数据等为主题的学术论坛,鼓励财会教师队伍将碳中和、大数据与财会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提升培养绿色创新财会人才的能力。

推进教师队伍的多元化。学校聘任国外知名学者和企业财会专家,在人才培养中实施校企联合双导师制,并构建完善“培养、引进、外聘、兼任”财会教师人才库建设机制。



面向实战:完善财会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积极推进“五育并举”,落实“三全育人”要求,确立并完善“三层次、八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开展财会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实践训练,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相互转化、相互融合。其中,“三层次”包括校内实验、校外实习和论文撰写;“八环节”是指会计手工实践、应用软件实践、企业资源管理沙盘模拟、证券投资实践操作、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撰写等8个实践教学环节。

校内实验层次包括会计手工实践、应用软件实践、企业资源管理沙盘模拟、证券投资实践操作4个环节,旨在缩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校外实习层次包括认知实习和综合实习2个环节,组织学生到银行、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工商企业等单位开展实习,并设置全过程督导式管理机制,引导学生端正实习态度,切实应用财会知识解决问题,提前适应工作岗位要求,为实现高质量就业创造有利条件。论文撰写层次包括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2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参阅文献、梳理总结问题、分析论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财会领域的专业竞赛,让学生在虚拟仿真经营管理决策中掌握财会知识的应用性及课程知识的连贯性,以赛促练,培养过硬的专业水平。


(供稿:经济管理学院  审核人:李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