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以来,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科技管理研究团队一直从事评估学方向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先后承担了国家文物局和部分省文物局委托的管理类科研及咨询项目。2014年,依托北京化工大学建设的“文物保护领域科技评价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正式获批,成为国家文物局认定的第五批重点科研基地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政策与战略研究、科技成果评价、科技管理、科技情报服务、风险管理。
基地成立后,面向文博行业亟待完善监管手段的迫切需求,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优化文博行业评估体系。至2021年,先后承担文物领域各级单位委托的研究与咨询项目40余项,填补了多项行业制度空白,初步形成政策研究-实践-评价-优化的科研工作闭环,为文博行业科技管理的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基地通过普通全日制、脱产和在职培养等多种方式,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基层文博事业单位培养管理人才,对于文博行业科技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十四五”时期,我国文物科技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行业对科技管理产生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新需求。在这一新形势下,基地围绕为文物行政部门的宏观决策和行业科技管理水平提升做好支撑、将自身打造成为政府文物科技事业发展智库的目标,制定《文物保护领域科技评价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审议稿)》(以下简称“基地‘十四五’规划”)。2022年1月15日,基地召开“文物保护领域科技评价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此次会议上,基地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基地“十四五”规划》。
2022年至今,在依托单位的支持下,基地围绕《基地“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积极开展政策研究、情报服务、人才培养、学科培育、团队建设,并取得显著进展。目前基地有核心固定人员8人,其中正高级3人,副高级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3人,在读硕士研究生4人。基地现拥有实验室120余平方米,年运行经费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