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岱教授现任经济管理学院财务与会计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担任导师十年来,始终坚守育人初心,聚焦环境会计、环境审计与数智经济方向。通过“育德启前路—科研固本基—科创强主核—团队拓需域”四维导学体系,构建了一套“思想引领、科研筑基、实践赋能、团队共生”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近三年来,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14人,毕业去向落实率达100%,人才培养质量显著。
育德为先,以身示范引领价值观塑造
吕文岱始终将“立德树人”贯穿导学全过程,注重以自身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职业道德影响学生。她始终坚持德育为先,通过组会、谈心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职业操守。其所指导的研究生中,1人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1人在担任学生兼职辅导员期间将育人理念辐射至所分管的研究生群体,形成良性育人闭环。
科研为基,以论文牵引提升学术能力
吕文岱高度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系统培养,以高质量毕业论文为抓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撰写学术论文并积极参加学术会议。近三年来,指导学生在S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3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0余场次,10余人次学生独立完成报告,1人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显著提升了学生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科创为核,以实践赋能增强综合素养
吕文岱积极推动学生参与企业调研、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竞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指导团队在“京彩大创”“天辰杯”等竞赛中获奖,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就业单位涵盖政府机构、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与知名企业,毕业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广受好评。多名学生深度参与企业项目,展现出较强的实战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团队为桥,构建共生共长的育人生态
通过建立“传帮带”机制,推动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研究生之间的互动协作,形成“互带互学互联”的育人文化。非全日制学生带来实务经验,全日制学生提供学术支持,实现资源互补与共同成长。团队多人获校级特等奖学金,并在案例大赛中获华北赛区三等奖。
吕文岱开展的研究生导学实践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也为我院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未来,我院将继续推广优秀导学模式,强化思政引领,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贡献力量。
【审核:汤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