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科研机构 机构类型 负责人 机构介绍
1 文物保护领域科技评价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省部级 王明明 文物保护领域科技评价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以下简称“科技评价基地”)成立于2014年1月,是国家文物局认定的第五批行业重点科研基地之一,依托单位为北京化工大学。科研基地发展目标紧紧围绕文物博物馆领域发展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应用管理学和科学技术手段开展评估的理论、方法研究,并通过评估咨询实践为行业提供服务。基地通过为政府政策研究提供决策依据,为文物博物馆单位提供管理咨询、规划设计、发展思路、风险评估、决策分析、技术成果适用性评价与筛选、评价技术与方法等研究与咨询服务,逐步建成行业的智库型基地。
2 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校级 王明明 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是校级科研机构。该中心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以材料、化工等学校优势学科为背景,聚焦行业发展需求和国际贸易竞争,围绕绿色创新战略、绿色创新政策、绿色创新体系建设等方向开展研究,旨在为我国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借鉴。
中心依托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材料学院、理学院等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以学科交叉和协同研究方式,共同推动科研工作。中心成立以来,承接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文物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
3 信息化绩效评估中心 校级 王明明 信息化绩效评估中心成立于2006年,是校级科研机构。该中心聚焦政务信息化绩效评估和行业信息化绩效评估两个子领域,从信息化绩效评估的理论、方法、组织、评估结果运用等方面开展研究,为促进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提供评估工作的系统方案,为推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协同的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研究支撑。
中心依托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和信息学院等校内院系,同时联合校外相关机构共同开展研究和实践工作。中心成立以来,承担或参与多项政府委托项目,不断探索深化信息化绩效评估研究工作。
4 低碳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校级 刘学之 低碳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成立于2009年,以环境和低碳经济政策与对策研究为目标,整合化大优势资源,形成跨学科创新团队,横向联合更多的研究机构共同开展资源与环境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经济政策与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碳交易和碳金融,大气污染控制模拟技术、容量调控与机制设计,节能审计和能效评估,低碳城市建设、合同能源管理、环境责任与信息披露评价、技术经济评价与政策分析。
5 大数据交通与物流实验室 校级 李想 大数据交通与物流实验室成立于2018年1月,重点突破大数据优化、危化品物流管理、公共交通运营管理领域关键共性科学问题,目前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师资博士后5人。近几年,在TRB、EJOR、Omega、IEEE Tran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SCI/SSCI论文10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青项目、面上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验室非常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2019年创办国际期刊Journal of Data,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2016年创办国际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with Big Data。同时,实验室非常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实用性,先后与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北京祥龙公交、G7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6 区块链与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筹) 院级 辛春林 区块链与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是以区块链技术服务于中国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型研究机构和创新孵化基地。作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开放性研究平台和产业实践创新基地,研究中心旨在以顶尖水平的学术研究和创新应用实现区块链相关理论应用于中国企业实践,为解决国家和社会的重大科技与产业创新问题提供研究支持,为“区块链+”产业供应链和生态圈提供顶层技术和数字经济构架设计,为监管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政策分析,为中国企业科技和管理创新提供新思路和新技术。
研究中心主任:辛春林教授,经管学院研究生/科研/外事副院长。中国自动化学会经管分会理事,中国物流学会理事,国际生产与运作管理学会会员, 中国石化联合会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专家、供应链工作委员会专家,互联网+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促进联盟专家。研究领域包括绿色运营管理、区块链、数字化供应链。多年来为石化行业协会提供管理和案例咨询,在石化行业500强大会上联合发布石化行业发展指数。科研经费充裕,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
关闭